2月20日,《光明日报》刊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朱民强的文章《准确把握高教“立德树人”的精神实质》。文章表示,高校教育的“立德”就是要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“树人”就是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视野宽广、敢于担当的时代新人,勇于接好历史和时代的“接力棒”。
原文如下:
准确把握高教“立德树人”的精神实质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。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,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”,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、提供了行动指南。高校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精神实质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深刻理解高等教育“立何德”
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必须重视学生的品格修养。高等教育所立之德,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之德,是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的“德”。
一是明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之“大德”。青年如何成为栋梁之材?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勉励师生们时所说:“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,把小我融入大我,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。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,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,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、富起来、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。坚持爱国与爱党、爱社会主义相统一,是明大德的基本方向。
二是守社会文明、风清气正之“公德”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不仅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,更意味着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。青年是领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,指引大学生守护法律和公序良俗,是高校立德树人极其重要的一面。
三是慎思笃行、严于律己之“私德”。私德具有自律、利他和向善的特性,“严私德”从社会道德规范上理解,就是要将其运用到具体、实际的道德情境中,做到笃学、慎思、敏行。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话:“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,而是看他的行动,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,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。”
一个人的言谈举止,折射出其教养与素质,道德修养不是上几堂思政课、知道一些道理就行的,而是必须身体力行。
准确把握高等教育“树何人”
树人,树是重点,人是落点。我们培养的人既要具有家国情怀,坚持爱国和爱党、爱社会主义相统一,扎根人民、奉献国家;又要具有国际视野,坚持融通中外、兼济天下,在世界变革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一是培养既能认清自我、德法兼修又有浩然正气的中国人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,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、成才之基。”我们所树之人,从内在看,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内心深处,有爱国为民的思想底蕴和精神境界;从外在看,要有浩然正气,有为国为民的本领和担当。
二是培养既有真才实学、又有民族精神和全球视野的文明社会人。帮助受教育者认知社会、立足社会、服务社会,促进社会进步,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。青年人有真才实学,才会具备信息甄别、去伪存真的能力,才能有洞察力从而把握时代大势;同时,应该知道我们根在哪里,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为什么是一个伟大的国家,为什么是值得骄傲的。更重要的是,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,以理性平和、相互学习、共享共赢的视角看待世界,促进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,和谐共存。
三是培养能全面发展、艰苦奋斗、勇于承担重大责任的时代新人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青年人是主力军。新时代造就时代新人,只有提高综合素质、实现全面发展,激发使命、磨炼意志,年轻人才能更好承担起时代使命。
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还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。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备非常明显的引领作用以及示范性,这对高校教师严于律己、勤于修身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epaper.gmw.cn/gmrb/html/2024-02/20/nw.D110000gmrb_20240220_2-15.htm
【信息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:郭寒利 责编:蒲丽娜 终审:苗冠群】